我不擔心也不認為【福島50英雄】是部宣傳片--用這樣的角度去評斷一部災難電影,顯得太過廉價,而且沒有從中看出東西。
事實上,片中的國家機器動得厲害,並且毫不意外地呈現出霸道無理、不知變通的一面。核災嚴峻之時,總理還要過去視察,使得救援行動因此必須延後開始;用直昇機凌空撒水,卻只是做做樣子給國際媒體看......這些不是政府的無能顢頇是什麼?從這一點來看,編導並沒有為日本政府搞了什麼大外宣。
反倒是,我們確實看見「個人」在整場救災行動中,其情懷高尚動人之處。我想,所有劇情都有田調和資料作為根據,因此在相隔多年之後,觀眾藉由影像窺見當年千里之外,歷史場景中不為人知的諸多決策過程,在喟歎「啊,原來是這樣子的啊」之餘,不禁要深深感動著:正是因著「英雄」的敢死與堅守,我們才得見日本不至於滅國,乃至全球沒有跟著脫序大亂。
影片對劇中角色的描述,對真人的再現,是否過於造神我不確定,可我以為,在那樣子千鈞一髮的關鍵時刻,或可說是幸運之神眷顧了他們,讓他們有辦法守住差一點點就要變成車諾比第二的福島。確實是幸運沒錯,但也是因為前面所有工序的堅持,才能走到最後,將巨大危機給解除。
不容易啊,說他們是英雄,我是很可以接受的。當然,不得不提點出來的是:所有核工業的上中下游都是男性觀點的把持,從頭到尾都是,這在告訴我們什麼?地球,有多少復原力,可供妄想人定勝天的男性揮霍?對於這點,我抱著相當程度的悲觀。
可不可以,我們讓英雄退位,讓永續進場,讓人類與地球和平共存成為最高位的目標,可不可以呢?